院情动态
院情动态
站内公告
成果产出
示范项目
非洲农林业动态
非洲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情动态 >> 院情动态 >> 正文
《今日中国》:技术创新将竹林变成宝贵财富
 

竹子,作为中国本土植物已被颂扬了数千年,成为中国农耕文化最重要的象征之一。 对世界竹子组织任命的世界竹大使楼一平博士来说,他的工作对象竹子为扶贫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和途径。  

楼一平博士目前是浙江农林大学非洲农林研究院院长。他自1984年大学毕业开始从事竹子研究和开发工作至今。他最初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从事竹林培育和生态学研究工作,1999年加入了国际竹藤组织(INBAR),该组织是第一个总部设在北京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从此,他的研究工作覆盖到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包括竹资源的培育和环境效益、可持续资源经营、森林认证、社区可持续发展,以及利用竹子资源开展减贫、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

2012年,楼一平被任命为由浙江农林大学和INBAR联合创立的非洲农林研究院院长,该研究院旨在将农业科技从中国推广到非洲国家,帮助当地人摆脱贫困,特别是利用竹子资源开展环境保护和扶贫工作。

楼一平所在的浙江农林大学和国际竹藤组织团队在计量竹林碳固存能力的四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他们还将竹林的计量方法和特征参数作为碳汇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国家和国际标准。他们的成果解决了竹林碳汇进入碳交易市场交易的技术障碍。2018年1月,竹林碳汇监测与减排创新技术使得该团队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生产力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国家科技创新大会上说“科技创新是强国富民的关键”。竹林碳汇监测和减排技术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竹子是一种木本植物,世界上约有1400种,中国有500种。竹子大米和小麦的近亲,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经济价值高。一些竹笋可以在一夜之间高生长可以达到一米,在几个月内成长为全竹,并且在不超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内成熟,可供采伐利用。

竹被广泛用作建筑材料、胶合板、地板、造纸以及日用品,如筷子和牙签。竹纤维制品、健康食品和旅游等新兴行业近年来也出现快速增长。由于竹子中空、竹壁内外不均质等特性,使得竹子在初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密集型的竹产业为竹林产区的贫困农村社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而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竹子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经济意义。常绿植物具有深深的鞭根系统,使其具有良好的土壤固着能力。这种特性使竹子能够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帮助保护天然林和生物多样性。竹子在不同的海拔、气候和土地形态下生长良好,因此它也有助于增加森林资源量,并作为木材产品的最佳替代品,以减少对天然林木材消耗的压力。

竹林这些缓解气候变化的特点和优势,是该研究团队获奖技术的基础,简而言之,它旨在通过科学计量和监测方法挖掘竹林潜在的碳汇价值。

碳汇是指森林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功能,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密度,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根据这一理论,国际碳交易体系已经建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确认了这一点,并于2005年生效。每个国家都获得了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超出其配额的那些需要从其他国家购买配额。对于竹林固碳潜力,竹林是进入减排市场最可能的森林类型。然而,缺乏相关计量和监测技术,阻碍了竹林碳市场的发展。

上述情况和问题凸显了该团队创新的价值。该团队研究了竹林作为碳源和碳汇的特征,并计算了碳储量和空间分配。该研究系统地阐明了竹林在固碳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了它们具有巨大的碳汇能力和潜力。该团队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五个关键方法,克服了竹林进入碳交易市场的技术瓶颈。

国际扶贫

该研究团队在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等中国主要竹产区,推广竹林碳计量监测技术。它们也被引入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其他国家作为国际援助的重要途径。

全世界有竹林共计3200万公顷,主要竹产区有三个-中国和东南亚,南美和非洲。 在竹材利用和加工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制品出口国。截至2015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竹产业产值为2000亿元人民币(308亿美元)。

对竹子价值缺乏认识和缺少利用技术,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竹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例如,在非洲大陆,多达36个国家拥有天然竹林,总面积达150万公顷,但其中大部分尚未得到重视,使得竹产业没有得以发展。除资金短缺外,这些国家还没有制定国家政策或战略计划,使得发展具有盲目性。农民还需要必要的培训和能力建设,否则就没有竹产业发展的基础。

作为非洲农林研究院的院长,楼一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包括设计卢旺达、肯尼亚和喀麦隆的国家竹产业发展战略。在欧盟、联合国粮农组织和非洲开发银行的资助下,楼一平团队在这些国家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清楚了解了这些国家竹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以此为基础,为卢旺达等非洲国家制定了十年竹产业战略政策和五年行动计划,并开发了相关研究和试点项目所需的具体文件。

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楼一平和他的团队已经对“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培训,包括东帝汶,越南和不丹等东南亚国家。楼一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和举办培训班,为这些国家竹产业的规划和发展做出了大量的努力。

历史上竹子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生活资料,而非洲则是完全没有得到利用。但科技进步将竹资源转化为惠及农民、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商品。在竹子用于扶贫和环境保护的实践中,由于科技创新,真正地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http://www.chinatoday.com.cn/ctenglish/2018/et/201804/t20180410_800126222.html 《今日中国》:2018.4

 

 

校址:浙江杭州临安市衣锦街252号(衣锦校区)
Copyright 浙江农林大学·国际竹藤组织 非洲林研究院维护 2013 版权所有访问次数: